新黟县人显身手古黟黑茶露峥嵘

2023/8/7 来源:不详

  黟县也称“古黟”,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长期以来,祁门有祁红、太平有猴魁,而黟县却没有代表性的茶。近年来,黟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五黑”特色产业,其中古黟黑茶成为悄然兴起的特色产业。

  现任黄山市古黟黑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东,年出生于芜湖,大学毕业后进入父辈的茶业企业跑招商、做销售、学制茶。

  年父辈来到黟县投资开发古黟黑茶,这时可以独当一面的郑东被派黟县负责黟县茶业,是“新黟县人”。

  4月初,我到访古黟黑茶公司,郑东接待了我,在交谈中郑东谈到创业,他感慨到那真是一把辛酸泪啊。创业难,要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更难,在这之前,黑茶在黄山乃至安徽都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但在经过他充分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坚信:机遇与挑战并存,黑茶一定可以在黟县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拥有历史悠久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等传统名茶,在有这么多地域名茶汇集的条件下,如何打造一个新品牌,必须要另辟蹊径。刚到在黟县分公司时,郑东曾打造过“古黟惜春”“黟红”新品牌,但都没有得到市场认可,郑东也曾一度产生过放弃在黟县经营茶叶的想法。就在他迷茫之时,时任黟县县委书记的洪建春鼓励他并提出建议:“黟县盛产大叶种茶,其芽、叶、茎、梗粗壮,特别适合制作黑茶,你们能不能把湖南的黑茶技术引进来,做好‘古黟黑茶’这个牌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语点醒梦中人。随后,郑东赴湖南安化找到了当时做黑茶名气最大的刘建武师傅并邀请他来黟县,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很快投入了生产,到年两年间,公司做了近六十万片茶砖。

  茶是生产出来了,但是市场开拓还是遇到了困难。由于当时黑茶没有特色,一直不被市场认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郑东带领的研发团队思考是否能将黑茶与徽文化中的“徽州三雕”进行结合,毕竟“徽州三雕”极具特色,且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都很高。于是,郑东带领研发团队,在继承传统黑茶精髓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将黑茶与徽州建筑、雕刻艺术融合起来,后来更是开创了把黑茶运用于室内空间装饰的先河,创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黑茶系列产品,使艺术黑茶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年杭州举办首届茶叶博览会,安徽省农委把博览会安徽馆的承建任务交给郑东公司,郑东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安徽馆的墙面全部用茶砖来砌筑,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打开了茶砖销售业务渠道,“古黟”牌商标也获得了“安徽省著名商标”。谈到这,郑总脸上终于露出成功的喜悦,对 “古黟黑茶”的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公司引进了2条清洁化自动化黑茶生产线,建立了样品陈列室、品质检验室,有效保障了出厂产品的高规格、高标准,公司还高薪引进人才,开发研制生产“古黟”牌黑茶系列产品。公司投资兴建了占地亩的黟县茶博园及示范茶园基地,同时,开发新建占地多平方米的标准化观光厂区,形成了一个集生态种植、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新型特色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径,不仅为当地的乡村建设增添一抹靓丽底色,也为农村产业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力。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共赢方式,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打造茶园基地3处,总面积1多亩;带动专业合作社5个,社员余人;帮扶贫困村2个,贫困户38户,茶农户均增收0多元。

  近年来,随着黑茶具有优于其他茶类的独特药理保健功能和病理预防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黑茶系列产品成为茶叶市场中的一块瑰宝,呈现出边销、内销、侨销、外销同时拓展的生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郑东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荣获一系列荣誉:年荣获安徽省“新一代杰出企业家”前十;年获第二届黟县“青年五四奖章”;—年度安徽省返乡下乡“创业之星”……

  当我们一行再次走进黟县茶博馆展厅时,一件件用茶砖雕刻而成的工艺品映入我们的眼帘。屏风、古鼎、观音、十二生肖、大福字……这些工艺品不仅涵盖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尤为凸显徽文化的厚重,让人为之惊叹。公司讲解员吴菊媛向我们介绍了黑茶特色,只见她拿出两块印有精美图案的茶砖,说一块代表西递,一块代表宏村,西递就是一本书,宏村就是一幅画,此时她不仅仅是一个卖茶的人,还是宣传家乡的代言人,她还提前给我们准备了泡好的黑茶。在品茶时,吴菊媛介绍说,喝黑茶要注意:一看汤色二闻香味三试温四尝味道五回味,我轻轻品尝了一口,口感香醇,久久回味。

  “古黟黑茶”,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促旅、以旅富农。(金玉琴、程晶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