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复兴对宣城文化振兴的启示下
2023/3/1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0.html
陆再奇
第期
(二)徽州文化复兴之路充分证明,专家学者“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因此,必须正视“宣城文化”现状及研究不足之事实,像徽州人那样,加强宣城历史文献等基础性资料挖掘整理工作,从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宣城文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县(市区)联动,像抓教育投入那样加大对宣城文化研究的投入,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劲头和措施抓宣城文化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宣城文化研究机构,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和社团的作用,引导和培育一批研究宣城文化的人才,为研究宣城文化的科研院所、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提供基础性服务,为发展宣城文化产业提供文献支撑。
徽州文化的基础性研究是由徽州本土文化研究者奠定的。二十世纪头十年,徽州本土就有一大批人自觉开展了关于徽州社会与文化问题的自我认识与调查。最有代表性的是宣统元年()徽州知府刘汝骥主持的徽州民情习惯之调查,形成了十二卷的《陶甓公牍》。
民国建立后,徽州地区的一批学者开始专题性地研究徽州问题,其领域逐渐扩大到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人物等诸方面。年,大画家黄宾虹在致歙县老乡、清末翰林许承尧的信中正式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徽学”概念,徽学的研究全面进入专题研究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傅衣凌发现明清时期的文集、笔记等有关徽商的记载甚多,最引起他注意的是谢肇淛的《五杂俎》内云:“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因而决心进行研究徽商,并于年发表了《明代徽商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十余万份的徽州民间档案文书的发现,徽州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徽学研究进入综合研究阶段,一些基本资料开始得到系统的整理与陆续公布,各种研究机构和组织相继成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徽商研究论文集》等一批论著出版和《试论徽州商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等一批论文发表,表明将徽州历史文化作为完全独立的研究对象,徽州文化的研究进入全面的学科化建设时期。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徽学正式进入国家队。
如今,徽州文书已成为研究者案头常见资料,以徽州文书为研究中心的徽学已蔚然成风,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徽州文书只是明清史研究中的珍稀文献,只有少数学者才有机会接触到。今天,宣城的很多文献资料如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徽州文书一样,“藏于深闺人未知”,仅有极少数研究拥有,绝大多数研究者没有机会接触,也无法进行深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至今,研究徽文化的各种专著多部,发表论文近万篇;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关徽州问题研究的项目占有很大比例。而有关宣城文化的专著和发表论文不及徽州十分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没有列入。
宣城,在多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学术、宗教、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多学科,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工艺美术、宗教、史学等多个类别,可细分为宣城诗歌、宣城戏剧、宣城绘画、宣城医学、宣城文学、宣城史学、宣城天文学、宣城数学、宣城农业学、宣城书法、宣城刻书、宣城印刷、宣城传统工艺等二十多个类别,载体为传世作品、学术专著、绘画艺术、科技成果、工艺美术品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现有文献史籍考证,唐代至清末,宣州区有诗文、绘画、戏剧作品刊行于世、流传至今者计人,其中唐代6人,宋代13人,元代64人,明代人,清代人,泾县和旌德更多,全市不少于人,这只是截止至清末的数字。
年底,宣城市境内登记的不可移文物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居全省第二。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为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0件,二级文物79件,三级文物件。现存古村落余处,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0个,中国传统村落67处,安徽省传统村落处。
全市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承人10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总量位列安徽省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项目有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部类别,其中民间文学项,传统音乐项,传统舞蹈42项,传统戏剧1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8项,传统美术13项,传统技艺57项,传统医药7项,民俗项。此外,尚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13条商旅古道和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63处“小三线”工业遗址。年底,宣城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6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建市以后,宣城文化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研究队伍和研究水平,与徽州文化相距甚远。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文献整理不足,史料挖掘不充分,现有成果多是限于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许多问题的讨论不深入,让人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宏观上的探讨非常薄弱;(2)研究路径比较单一,对一些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没有开展深入研究,新领域、新课题的研究很少涉及;(3)研究视野的狭窄,宣城文化的起源、内涵、特点、类别、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宣城文化的演变、盛行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宣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态等等,仅偶尔涉及,缺乏全面深入的综合论述;(4)宣城文化的文献资料库建设尚未起步,大量的文献资料保存在海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散落在民间。没有文献支持的文化研究一切都是空谈,因此,省内外国内外至今没有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立有专门的宣城文化研究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虽然设有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但是,研究的重心仍是徽州文化。
弘扬和振兴宣城文化,应像抓教育投入那样搭建高规格的宣城文化研究的平台,用抓招商引资、抓经济发展方法推动宣城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1)加强宣城文化学科化建设,争取设立省市共建的宣城文化研究院,邀请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等权威机构或委托顶级文化名家领衔编纂《宣城文化全书》,全方位系统地介绍宣城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探索宣城各种文化现象的形式、演进情况,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并申请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组织编纂《宣城诗歌》《宣城戏剧》《宣城绘画》《宣城医学》《宣城文学》《宣城史学》《宣城天文学》《宣城数学》《宣城农业》《宣城书法》《宣城刻书》《宣城印刷》《宣城传统工艺》等丛书,分门别类地介绍宣城文化各门类成果;(3)启动宣城市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其他经济强镇强村等纳入;(4)组织编纂《宣城籍两院院士》一书,为报效宣城、服务家乡提供服务,为文化兴市服务,为宣城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服务;(5)组织召开宣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高宣城文化在国际上影响;(6)筹建汉丹阳郡、晋宣城郡、唐宣州历史文化公园,再现宣城历史辉煌,增强宣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7)督促县市区像重视文化硬件建设那样重视文化研究工作,实现市县区联动。
(三)宣城文化要自己讲、讲自己,破解“资源魔咒”,像徽州那样,盘活用好“老天爷”留给宣城的山水相依的生态环境,“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底蕴丰厚的人文资源,“老百姓”传承下来的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建立和健全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在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宣城经济社会发展铸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同时,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
“看皇家建筑到故宫,看民间建筑到徽州”。文化振兴就是要自己讲,讲自己,讲多了自然传播开来,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前往,知名度来了、美誉度升了,发展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宣城境内的传统村落能与徽州西递、宏村相媲美的可以说不只一处,如:泾县黄田、查济等,但是,西递、宏村年11月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国有余家大专院校在黟县设立写生基地,每年前来写生的师生达万人次,仅西递、宏村专门接待写生师生的客栈就有近百家,带来了滚滚红利,而宣城境内同等档次的村落却在艰难中求生。
讲好宣城故事,厘清宣城文化发展脉络,提炼宣城文化精髓,应从“有形资源规模化”“无形资源有形化”“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文化资源艺术化再现”入手,做到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文化、现代表述,传统文化、时尚表达。
(1)实施“文化+创意设计”,抓好文化创意产业,让记载于史籍文献里的文化“走出来、活起来”。宣城历史文化资源中,已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处,可移动文物件(套),古村落古建筑余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和舞蹈、戏剧等非遗项目项,国家和省级以上非遗传人98人以及大量记载在历史文献中不为人知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不需要“无中生有”,也不需要“移花接木”,只需要将原生态的历史资源蕴含的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会产生强大生命力,助推宣城经济社会发展。“一水一山”是宣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有资源,也是稀缺资源。
“水”为宛溪河,宛溪河岸边的彭泽聚,战国时代就是楚国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商贸城市,秦汉时期设爰陵县,西汉武帝时设丹阳郡;宛溪河西岸的陵阳山第一峰,晋太宁三年()至民国元年()的多年间始终是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四个统一或分裂王朝时期地方官府衙门所在地,宣城民间形象地称其为“府山头”。
“山”为敬亭山,宣城府城镇山,诗文化是其文化符号,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风光等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敬亭山东汉至清未民初,建有寺庙、楼阁、亭馆、祠院、民居等古建筑物多处;南朝齐至民国至少名文人墨客漫游敬亭山、歌咏敬亭山的诗文多首,李白就有23首;与敬亭山结缘的名进士中,状元8名,榜眼、探花各1名,会元4名;南唐中祖李璟、宋徽宗赵佶、元英宗硕德八刺、明太祖朱元璋等6位皇帝先后敕封敬亭山神。
此外,还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拜会大和尚金碧峰、韩愈敬亭山麓求学、石涛在广教寺等处画画等情形以及敬亭烟雨、硖石吞舟等如梦如幻的自然景观,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艺术化”再现,推进古今文化资源融合,将其建设成为展现宣城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领略宣城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2)实施“文化+全域旅游”,依托全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小三线”工业遗址、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以古镇古村落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位,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景区。
(3)实施“文化+传统工艺”,依托国家及省市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个项),设计一批独具宣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一批“买得起、带得走、留得住、送得出”的文化旅游商品。
(4)实施“文化+休闲体育”,依托13条商旅古道,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5)实施“文化+特色节庆”,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节庆会展品牌。
(6)制定和完善宣城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宣城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严厉打击破坏宣城文化资源的违规违法行为。
(7)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方位提升宣城文化的地位,向世人展示“一城山水满城诗,遍地文化皆是景”的“山水诗乡,多彩宣城”,最基础工作是要加强加大宣城文化的研究、对内宣讲、对外传播的力度,自己讲,讲自己。
(作者系宣城市史志办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