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雨今天黄山少的不止是一座桥
2022/9/1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6.html
#安徽黄山歙县暴雨#今天,局子哥被两则关于黄山的信息刷屏。
一则是被各大门户报道的,黄山歙县为因洪水,第一天的高考语文和数学考试延迟。
在这里局子哥希望每一个歙县的考生,可以尽量把心态放平,虽然这很不容易。但归根结底,高考也只是你们人生到现在为止最大的考试,但一定不是整个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尽全力就好。
另一则更多的是亲朋好友自发刷的,屯溪老大桥,被洪水冲塌。
作为一个黄山人,局子哥先把黄山市的行政划分简单介绍一下。
黄山市,和全国大部分其他市不一样,虽说是一个市,但其实是由三区四县组成。分别是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以及四个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三区四县之间彼此都隔着距离和公路。
黄山这座山,位于黄山风景区。所以如果你去黄山游玩,千万不要以为下了高铁或飞机就开门见山了。你首先到的地方,是屯溪区。
屯溪是黄山市的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局子哥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屯溪很小,根据年的统计,人口24.2万。而北京有个超大的小区,叫天通苑,这个小区,住了近70万人。
虽说屯溪面积有平方公里,但人们居住的地方,从小城的这一头到那一头,开车的话,大概20分钟左右就够了。
一座城市地方越小,地标就越少。
在我的少年时代,很多年以来,屯溪只有几个地标。
一个,是一条明清时代的街道,叫做老街,是到黄山风景区登黄山之前,游客们都喜欢去的一条街。前不久马云还去街上喝过茶。
一个,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购物楼,叫做商业大厦,上面有座钟,所以也有人叫它钟楼。
一个,是近邻商业大厦的一条商业街,叫做商贸城,大概是96到97年左右建成的,连通老街,是屯溪商业的中心,是屯溪的银座。
可以看出,虽然作为徽州文化的中心地,但屯溪的地标命名,很是简单直白。
另一个,就是老大桥,依旧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
老,是它始造于年的嘉靖时期。至今已经岁。
大,其实倒是真不大,长度米。但若考虑到它建造的年代,和那时候更小的城区面积,那还是大的。
桥,当然就是跨水的。它下面,汇聚了新安江、率水、横江。
实际上,老大桥只是屯溪人对这座桥一直以来的称呼,它有个更威风的学名,叫做镇海桥。只是流传度不太广。
古时,它是屯溪通往外界的门户,对徽州文化,徽商,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但今天,这座桥被洪水冲塌。
其实历史上,这并不是老大桥第一次被洪水冲毁,但上一次已经是康熙年间。对所有生活在屯溪的人来说,这确实是记忆里的头一遭。
一座城市地方越小,记忆就越浓缩。
老大桥毫无疑问凝聚了好几代屯溪人的记忆,包括我们这代人。
和其他地标不一样的,是老大桥的属性-它从南北双向将城市一分为二,也联通了这座小城的人们。
而这种联通性,让老大桥承载了人们流淌的记忆,一如桥下的江水。
以老大桥为限,往北,即是老街。多年以前,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的市区。而往南,则是一个叫黎阳的地方,局子哥以前就住黎阳。黎阳后面,还有隆阜和一些其他的区域。
那时候从黎阳开始,再往南,有住宅区,也有农田,还有学校。但是,没有商业,也没有太多单位。
所以南边的人们,总是要经过老大桥,往北跑,从小跑到大。
工作日时的上午,朝阳铺着江水,大人的自行车后面载着孩子,跨过老大桥,去另一边的小学读书。送完孩子,大人们继续去上班。
放学时,如果下雨,自行车后座的孩子们会钻在雨衣里。看不到前方,只能往下看。当看到下面的路是石板路时,就知道已经到了老大桥,离家不远了。
孩子们长大一些,能自己骑车后,更是喜欢穿过老大桥。
一路向北。
平日里,有的人骑过去读初中。周末时,则会口袋里揣着钱,直接杀向商贸城,男生们偷偷摸摸的去网吧,女生们心里盘算的是要买什么衣服,是美特斯邦威,还是森马,真维斯,亦或班尼路?都是屯溪当年的顶级品牌。
而虽说通过老大桥往北,有着商业和繁华,但不要以为没人往南。
黎阳不倒,因为有屯溪一中-黄山最好的中学。
对于住在桥另一岸的一中学生来说,老大桥永远存储着他们飞扬的青春。
上学路上,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早点到校吸取知识的养分,对有的人来说,则是一天混迹的开始,他们更期待放学后的足球或篮球。
而有的人,每天都期盼在路上能遇见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如果相遇,会假装平淡,实则小鹿乱撞的凑上去,说:“诶,这么巧啊?”
在很多很多年里,老大桥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着少年们发出的光和芬芳。
当少年们长为成人后,都想一个个的走出去,走出这个小城。
最终,有的人没走,有的走了就不再回来,有的走了又回来了。
年复一年,屯溪也在变化着。
比如现在,黎阳开发出了非常热闹的商业街,成为新的地标。一中也已经搬到更远的地方。商业大厦早就改名叫百大,人们不用再去商贸城,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一切。
但老大桥,始终在那里。
若你定居在屯溪,可能有时候你还会去桥上散散步,特别是夏天的晚上,有些微风,两岸都是杨柳,灯带绚丽,这里夏天的味道,好像从来没变过,生活就这样,也挺不赖。
若你是节假日返乡,在老大桥更是能看到很多游客,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你和其他游客同时出现在这里,但你知道,这里是你的地方,这座桥对你和对游客,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老大桥一直守护着屯溪。但我觉得,它更多的是陪伴。
陪伴着每一代屯溪人,见证着人和城的成长和变迁,又保留着那些过往。
它总是慈祥的看着你,无论你何时到来,总会捧一把时光的糖,温柔递到你的手上。
每个屯溪人,都以为它会像过去几百年那样,一直陪伴着小城,没有人预料得到这场暴雨和洪水。
它的塌毁,让我们埋藏在这座桥的记忆,成为一罐罐提前破土而出的女儿红。我们怕这些记忆,这些原本应该在更年长时拿出来的记忆,随着桥身一起飘散了。
苏轼说,心安处即是吾乡。
但黄山人心中,新安处,即是吾乡。
只是今天开始,它少了一座桥。
THE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