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徽州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2024/12/26 来源:不详最近在网上大火的《入梦徽州》纪录片让这么一座钟灵毓秀的城市走入大众,展示了专属于徽州的魅力,“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之前偶然听到这句话,一直魂牵梦绕到现在,仿佛闭上眼睛,都能随着时光穿梭到那一片氤氲水墨间的黑瓦白墙。你好,徽州建筑,神功意匠。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徽州降水充沛,所有住房是“天井加合院”的徽派建筑,天井的屋顶总是向着自家的院内倾斜,雨水从四面的房檐流入,汇集于院落中的明堂,称为四水归堂,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流入阴沟。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你好,徽派版画,臻于化境。徽派版画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徽州版画最盛,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徽派版画鼎盛时期。它由兴起、鼎盛、创新、传播,逐渐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画体系。上世纪3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是“新徽派版画”诞生、发展的准备期。这批领军人物当属赖少其、郑震、师松龄先生,到80年代中期以后,安徽新徽派版画的创作进入到多元期,一批年轻的版画家脱颖而出,其中以张国琳为代表的新一代版画家沿着老一辈版画家开创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你好,徽州古城,令人向往。在徽州古城里,你可以去欣赏徽园、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的许国石坊,感受气势雄伟的徽州府衙,欣赏处处充满”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的徽商大宅院,走过古代徽商的必经之路”渔梁街“,除此之外呢,你可以听到悦耳的徽州民歌,体验一次徽州的婚嫁习俗,欣赏特有的民间游艺叠罗汉。行走在这样的小巷里,怎么会缺少美食的相伴呢。徽菜在明清时期一直处于八大菜系之首,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等。石头馃、徽州馃、苞芦馃、苞芦松、秤管精、豆腐老鼠、豆豉、冬瓜饺、冻米糟、芙蓉糕、伏岭玫魂酥、葛粉圆子、宏谭豆腐乳、蝴蝶面这些特色小吃可谓是色味俱佳、香飘十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