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徽州古韵西递与宏村的诗意之旅
2024/10/16 来源:不详西递与宏村,两个名字,承载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和深深的文化沉淀。它们坐落在黄山的怀抱中,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西递,黄山市的古民居之花,距离黄山风景区仅40千米,而宏村,那座牛形的古村落,静卧在安徽黄山的西南麓,距离黟县县城11千米,它们以独特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里的气候,温暖而湿润,四季分明,却又因地区差异而显得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大,让人在每个季节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风情。但若要论最佳旅游时间,那非深秋莫属,那时的西递与宏村,仿佛被大自然精心装扮,每一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而最适合的旅伴,莫过于你和你的行囊。轻装上阵,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历史的敬畏,走进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穿梭在徽州的古民居之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辉煌的年代。李白曾赞美这里为“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地灵草木,人尚古衣冠,不经意间,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徽州,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文化底蕴。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曾名动天下,而晚年的他,心之所寄,竟是这偏居一隅的徽州。“无梦到徽州”的惆怅,也许只有纳兰性德才能深刻体会。徽州文化,尤其是徽州民居,是安徽文化的精粹之一。走进这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白墙黑瓦,以及建筑构件上各种精美的雕刻。徽州民居,是建筑艺术中的一支精细流派。从一砖一瓦的细微之处,到一房一院的整体布局,都透露出安徽人民的聪慧、勤劳和精明。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余幢,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西递与宏村的古民居群,是安徽民居中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多幢,它们的布局之妙、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世所罕见。西递以宅取胜,被誉为“古民居建筑的宝库”,而宏村则以水见长,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誉。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宏村的月湖,更是赫赫有名,它几乎成了徽派建筑的代表、安徽民居的缩影。一池碧水形如半月,白墙黛瓦环湖而立,让人在享受这无声的美和清闲的同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这里,你可以站在池塘边,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或许在某个清晨,你会看到一群村姑阿婆,穿着旧时的装束,在薄雾中提着木桶、竹篮,到水边去做日常的活计。水波荡漾,乡言俚语,谈论着各自的生活,洗衣时木杵敲击在石板上的清脆声,让一切变得生动而又热闹。又或者在年关腊月,家家户户的男人终于回家,盘点一年的收获,播种来年的希望。一顶迎亲的花轿出现在雪后的月湖边,唢呐声、爆竹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响,孩子们在池塘边追逐奔跑,小小的月湖洋溢着太多的快乐。在老街小巷里慢慢地转悠,细细品味这些明清建筑的雅致,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打碎了太多的梦,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今,只有那一座座古民居矗立在那里,斑驳的墙壁诉说着世事的沧桑,记录着过去、现在,或许还有未来。那一刻,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按下快门,让我们定格那些经受千年风雨洗礼的民居,让这份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