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座古村,名气虽不大,内有三绝很
2024/10/16 来源:不详黄山关麓古村是一座隐秘的徽州古村,位于黄山黟县的西南方,是一处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关麓古村建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村落中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汪姓,都是唐朝时期名臣汪华的后代。如今,关麓古村中还有多户人家,多人生活在这里,这里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值得探访,还有着独特的魅力。关麓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这里只是普通的山间村庄,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很多村民开始外出经商。
在清朝同治时期,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经商,也在村内开设了上百家各式各样的店铺,使这里逐渐成为一座繁华的古集市和著名的徽商故乡之一。关麓古村最显著的建筑就是汪氏族人所建的“八大家”连体古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占地六千平方米,由八个同宗兄弟所建,历时两百多年修建而成。这座建筑群由八座宅院组成,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连通,整体布局合理,精美的徽派建筑,各有天井、厅堂与花园,楼上楼下有门洞将其连接。这样的建筑在徽州是非常罕见的,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对于为何当年会设计这样一座各为一体又互相连通的宅院,如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有说法是徽商一直勤俭持家,八座住宅连为一体是简约地基与屋墙,互相连接还可以便于八家儿媳、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互相看望。还有一种说法,是内部相通可以将八座宅院变成一座堡垒,八家居住的族人可以随时一起合力对抗外来入侵。除了“八大家”连体建筑群之外,关麓古村还有三项代表性的文化特色:米塑、砖雕和海底木。“米塑”是关麓古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使用谷米和米胶粘合,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祭祀用品。
而“砖雕”则是将各种各样的图案雕刻在砖上,栩栩如生。在关麓古村,最特别的是“海底木”,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木材,需要经过数百年的沉积才能形成,木质坚硬,质地致密,可以防腐防虫,非常耐用,被广泛用于建筑和雕刻等领域。总之,黄山关麓古村是一座极具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古村落,虽然名气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徽州文化的魅力,欣赏到古朴的徽派建筑和民间工艺。值得一提的是,关麓古村并没有西递、宏村那样的游客拥堵问题,游客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这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美景。
关于海底木,它实际上不是一种工艺,而是一张有着百年历史的烟榻,长2米、宽1米,做工精巧,手感清凉。它是传统手工艺品——麓湖海底木的别称,产自江南水乡的安徽歙县关麓古村。这种特殊的烟榻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而备受推崇。海底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是将取自麓湖底的特殊木材经过腌制、烘烤、晾晒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制作完成后的海底木不仅具有清新的木香味,还有益健康,据称可以减缓精神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作为当地的特色美食,腊八豆腐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这种豆腐是采用传统的民间晒制工艺制成的,每一户人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秘诀。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腊八豆腐不仅口感独特,更富有营养。此外,关麓古村还以红烧桃花鳜而闻名。也被称为石级鱼,每年春季是其最肥美的季节,与此同时正好是桃花盛开之际,因此得名桃花鳜。这道菜肴以当地优质的新鲜鱼类为原料,结合独特的烹饪技巧,口感鲜美,香味诱人。关麓古村的环境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村前的小溪的群水便是来自武亭山麓,而古村中的建筑错落有致,放眼望去就是清一色的白墙青瓦,极为和谐。
游客们畅游这座千年古村,不仅可以品尝甘甜的清泉水,尝尝特色美食,还能欣赏到传统的民歌民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月份的格桑花盛开的景象,映衬着古徽派建筑,分外美丽。这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了众多喜欢摄影的游客前来参观拍照,成为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