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江带湖美达天下杭昌高铁黄昌段开

2025/5/9 来源:不详

大道康庄任君行,赏尽赣皖好风光。41年前,时速45公里的皖赣铁路在50年间历经多次停建、拆毁、复工,终于开通运营,成为连接皖赣两省的第一条铁路通道,也是继浙赣铁路之后华东第二大铁路通道。41年后,设计时速公里的杭昌高铁黄昌段历经5年建设,在皖赣两省间再添一条快速铁路通道,为服务长江经济带、环鄱阳湖经济圈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年12月27日9:08,随着首趟G次列车从崭新的南昌东站驶出,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式开通运营。新建杭昌高铁黄昌段起自南昌市,途经上饶市、景德镇市,经安徽省祁门县、黟县,终至黄山市,线路全长公里,全线共设南昌东、进贤北、余干、鄱阳、乐平北、景德镇北、浮梁东、祁门南、黟县东、黄山北10座车站,串联起赣皖两省名城、名镇、名湖、名山,沿途美景目不暇接,是一条兼具“中国味”和“国际范”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杨彬介绍:“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32列。其中,南昌东至景德镇北、黄山北站间最快分别49分、1小时45分可达。年一季度列车运行图调整后,杭州西至南昌东站间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将达12列。”发展升级绘就江西高速铁路网“丰”景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全国唯一同时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毗邻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铁路建设日新月异,以“追赶”之势迅速融入全国高铁网,持续完善客运主通道,辖内纳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通道基本形成。京港(台)通道安九、昌赣、赣深、合福、昌福铁路等,沪昆通道杭长段,厦渝通道赣瑞龙,沿江通道安九铁路均已建成通车,“三横一纵”的高速铁路网在江西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写下一个“丰”字。路网越织越密,行程日益便捷,“流动的中国”在赣鄱大地更显生机活力。杭昌高铁黄昌段是赣东北地区设计时速公里的H形高速铁路网的重要一横,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连通性的重要补充,开通运营后,江西铁路里程将超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公里。“杭昌高铁黄昌段在江西省境内设7个车站,站间距平均为32.5公里,这是江西省时速公里高铁站间距最密的一条。”杭昌高铁黄昌段建设单位——昌九城际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马水生介绍,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开通运营,结束了浮梁、乐平、余干、鄱阳、景德镇四县一市不通公里时速高铁的历史,江西省11个设区市由此全部迈入“高铁时代”,省会南昌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三条时速公里高铁交会的枢纽。作为京九、沪昆、杭昌高铁黄昌段的交会点,南昌的交通区位使其成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南昌作为“世界十大动感都会”之一的底气。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南昌形成了以南昌站、南昌西站、南昌东站为主,南昌南站为辅的“菱形”客站布局,四个车站通过沪昆、京港、杭昌、昌福、昌九等铁路构建北上南下、承东启西,外引内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大南昌”的高铁枢纽优势进一步彰显。“原来每次出差我都要到南昌西站坐车,开车1个小时,现在家门口就能坐车,共享单车5分钟就到了。”南昌南站经过29公里的联络线接入杭昌高铁黄昌段,与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同步办理客运业务,这让江西华杰牧业公司销售经理朱迟龙很高兴,由于公司总部在厦门,经常需要往返南昌和厦门的他大赞方便。“南昌南站开通后更方便公司接待客户和对外交流,公司与深圳等地的客户联系也会更紧密,公司产品的销路势必会走得更宽。”随着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开通,南昌“1、2、3”小时都市出行圈基本形成,赣东北地区有了通达四方的快速铁路通道,江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转化为“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构建起“大通道+大枢纽+大融合”的综合交通发展新格局,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拓展区域合作乃至国际合作新空间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绿色共融打造世界级生态景观长廊水天一色,碧野无垠。在江西省北部,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杭昌高铁黄昌段鄱阳湖大桥,如同一条飞虹从湖水中“生长”而出,架于湖面之上,与鄱阳湖美景融为一体。杭昌高铁串联起杭州西湖、千岛湖、黄山、鄱阳湖、景德镇、滕王阁等一批全国著名旅游名胜,沿线共有9个国家5A级、70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杭昌高铁黄昌段穿越长江江豚繁殖地鄱阳湖、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军山湖、白天鹅群居栖息地金溪湖,跨越信江、乐安江、昌江等十余条河流,以及多个动物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一路绝美胜景,吸引万千游客前来游览。可对于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建设者们来说,如何最大程度保护沿线的绿水青山和生态环境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为节约土地资源,杭昌高铁黄昌段在设计之初就通过优化选线布局、“以桥代路”、创新节地技术等措施。杭昌高铁黄昌段江西段全长.3公里,仅桥梁就占.4公里,桥梁比达到76.1%,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赣闽两省桥梁占比最高的铁路。在这些桥梁中,有两座超长桥梁,其中金溪湖特大桥长33.1公里,鄱阳湖特大桥长45.6公里,这两座桥梁长度就占线路总长的三分之一。“杭昌高铁黄昌段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桥型结构提出了优化。”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昌景黄指挥部副指挥长黄志荣介绍,相比传统铁路桥梁使用的32米连续梁,杭昌高铁黄昌段鄱阳湖特大桥采用了40米新型简支梁跨越湖区,“可以减少墩台余个,更好地保护湖区生态。”已于年9月23日获得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的桥梁新型三角斜拉式挂篮是黄志荣与同事在杭昌高铁黄昌段施工过程中研究的“新发明”。“这种斜拉式挂篮比传统菱形挂篮每个重量可以减少约60吨,不仅减少了耗材用料,降低工程造价,走行速度还更快,提高了施工效率。”黄志荣说,该斜拉式挂篮在杭昌高铁黄昌段信江西支特大桥m连续梁拱上应用后,一节段的施工时间由原来10天缩短到8至9天,信江西支特大桥连续梁的施工时间整整缩短了半个月,减少了对信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杭昌高铁黄昌段在桥梁施工期间,将所有的泥浆、渣土、污水全部外运,对可能飞溅出来的污泥,采用泥浆箱进行防护,决不污染湖水。对开挖区域第一时间回填,喷洒草籽,将“绿色”归还大自然。在隧道施工时,在隧道两端改“挖山体”为“建护体”,合理确定明暗分界线,减少施工对山体结构的改动;在岩溶地段,将简支桥梁改成框构桥梁,尽量减少对地质的影响。“我们的铁路建设将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源头上抓好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黄志荣说,“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杭昌高铁黄昌段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生态环保线’‘自然风光线’。”如今,在鄱阳湖湿地,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与其他候鸟如期而至;在信江西支特大桥下,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的“微笑天使”江豚时常在水中嬉戏。它们在鄱阳湖地区的广袤水域上繁衍生息并得到妥善保护,这是铁路建设者们向生态环境保护交上的一份“绿色答卷”。提振信心“高铁+旅游”激活文旅新IP江西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陶瓷文化、书院文化、客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积淀厚重,江西诗派、江西画派、江西戏曲魅力独特。近年来,随着江西铁路网不断织密,以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不断为老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江西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杭昌高铁黄昌段沿线的南昌、上饶、景德镇、黄山四市正式签署“昌景饶黄”旅游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将进一步促进“高铁+”产业融合模式,协同推进“高铁+”新业态布局,让江西更多的好山好水走出去,吸引更多旅游客流走进来,也将激活一批具有江西气质的“文旅新IP”。江西自古以来就不乏开放的基因,以“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闻名遐迩的景德镇陶瓷,与国同名,很早就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景德镇,你可以看见并触摸到中国的历史。”陶瓷洒蓝技艺非遗传承人、景德镇市“景漂”协会党委书记章晨如是说。从4年来到景德镇,章晨便在这里读了大学、硕士,以陶瓷为媒介,慢慢地、深深地扎根在这座城市。随着铁路路网不断织密升级,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底蕴和价值逐渐被人重新发现,越来越多喜爱瓷器、追求梦想的设计师、艺术家、青年学生和“创客”在这里聚集,和章晨一样,成为了“新景德镇人”。他们把各地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带到这里,融进创作,“传承”与“创新”,如同两块陶土在景德镇被完美地捏合在一起。“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营后,既有站景德镇北站从普通区间站变成枢纽站,预计单日最高客流可达人次。”景德镇北站站长陆小军介绍。目前,“景漂”群体已有6万多人,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已有56个国家的多名国际陶艺家来景德镇驻场创作;年9月,26个国家的58个城市,在景德镇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共续丝路精神,共谋旅游合作与发展。以瓷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景德镇已然成为常态。便捷的交通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城市之间的交流、省域之间的交流,乃至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通道与平台。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沿线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还催生了一批新的“网红打卡地”,“周末游”“周边游”成为主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着高铁经济圈的扩大不断延伸。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地处赣、皖二省交界的浮梁县跨入高铁时代。鸟瞰浮梁东站,杭昌高铁黄昌段从国家级乡村振兴项目——“高岭·中国村”的连绵花海中穿过,成为高铁旅游打卡浮梁的最美背景板。“观浮梁茶海、逛大唐茶市,依托浮梁‘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资源优势,以及紧靠高铁站的交通优势,我们景区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客流的准备。”高岭·中国村的负责人刘鼎佳说。“我是冲着听赣剧来的,原来从南昌开车过来要花半天的时间,现在从南昌东站坐到乐平北站只需要45分钟左右。”旅客程伟带着父母乘坐高铁来乐平游玩,不停感叹交通的便利。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乐平是“中国古戏台博物馆”,被称作“赣剧之乡”,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开通给乐平带来了难得的旅游业发展机遇,让乐平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全新的旅游目的地。“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乐平北站每日计划开行图定列车20余趟,除了省内游客,上海、深圳等方向的外地旅客前来旅游也很方便。”乐平北站站长余永明说。从45公里时速的皖赣铁路,到公里时速的九景衢铁路,再到设计时速公里的杭昌高铁黄昌段,赣鄱平原的“时代迈步”稳健而有力。杭昌高铁黄昌段襟江带湖,一路飞驰,为助推江西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铁路力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