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首个黟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5/5/4 来源:不详<
12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年度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成为黄山市首个获得该荣誉的区县。
中国天然氧吧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首批品牌之一,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根据评价标准,组织对申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气候资源、生态保护、生态发展以及旅游设施配套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审的地区获得中国气象局授予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黟县宣传部供图(下同)
生态人文资源助推全域旅游
黟县始建于秦(公元前年),是“徽文化”和“徽商”的重要发祥地,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境内完整保存了处不可移动文物、44处中国传统村落、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9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9处,拥有西递和宏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黟县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独特优越,田园风光旖旎秀美,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黟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安徽省名列前茅,全县富硒、富锌土壤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3%和51%,为全国罕见的成规模硒锌同富地区。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塔川获批国家森林公园,宏村奇墅湖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黟县大力推广全域旅游、生态旅游,坚持“旅游+”发展主线,培育了“旅游+摄影”“旅游+体育”“旅游+艺术”等特色项目。县内文化资源丰富,多次举办摄影节、马拉松等多项国际性赛事活动,积极打造西递、南屏等研学写生基地,推广乡村休闲观光游,进行徽菜传承创新。倾力打造“五黑”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黑茶、黑果、黑粮、黑鸡、黑猪为代表的“五黑”系列生态农产品名牌,多项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积极打造两山理念示范点
作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先行区,黟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黟县十三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黟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安徽省黟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年)》等多项生态发展规划,规划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黟县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在打鼓岭景区(一类)及木坑村(二类)布设2套负(氧)离子固定监测站,每天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情况,每季度赴现场进行仪器维护,确保数据准确、连续。年,全县空气优良率达99.2%。PM2.5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负(氧)离子年平均数值为个/立方厘米,均值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的标准,具有治疗和康复功能,对健康极为有利。全县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出境水水质达标率均为%。深入推进林长制,森林覆盖率高达84.78%。扎实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打造“一村万树”示范村40个、省级森林城镇7个、森林村庄50个,塔川村入选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点,森林城市创建通过国家林草局备案。
来源:黄山日报
原标题:《黄山首个!黟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