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之三绝黟县西递村

2023/7/30 来源:不详

图文/刘新田

盈池碧水映古村,徽风皖韵尽遗存。碧水环绕,清溪穿流,山水间那一片气派而又雅致的徽派古建筑群就是西递村。

一个小山村,竟有明清古建筑幢,其中幢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之大,密度之高,绝无仅有。

村内的房屋,水系、街道,甚至室内布置,依旧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始状态,几乎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打扰。

如此众多的精品古建鳞次栉比,在这举世大拆的当今简直就是个奇迹,西递也因此被称为“古民居博物馆”。

黟县西递,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中国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更于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标配,加上了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特色,则是它的加强版。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即使初见的人,即便不懂建筑的人,也会瞬间被这优雅别致的徽派风情所折服。

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之三绝,而西递村不仅三项齐全,而且最为经典,最为精绝。

一进西递村,一座石牌坊赫然耸峙。这是建于明万历六年(年),“胶州刺史”、“荆藩首相”胡文光的功德坊。

牌坊四柱五檐,全石构造,饰以典型的徽派石雕,图案精美,寓意深刻,即使在牌坊之乡的古徽州也属出类拔萃。

石坊不问红尘事,闲看鹅鸭戏莲塘。这座石牌坊如今在各类媒体上出镜率很高,俨然已成为古徽州的logo。

有村必有祠,无祠则无宗。自明代起,徽州望族西递胡氏,即大兴土木建造祠堂十几座,如今尚存三座。

“敬爱堂”为胡氏宗祠,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大门内,天井合院,宽敞明亮,正堂上,供奉一世祖胡昌翼、义祖胡三。

西递村的历史非常悠久,村落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年),胡氏一族已在此繁衍生息了年。

正堂两侧题“明经”二字,因为始祖胡昌翼曾考中明经科进士,后裔以此为荣,西递这一支胡氏自此便自称“明经胡氏”。

明经胡氏一直把“孝”列为人伦之首,祠堂后厅就悬挂着一个亦书亦画的大字“孝”,这个字乃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

“追慕堂”是西递富豪胡贯三所建的一座支祠,正堂之上却供奉着唐太宗李世民,原来这里边还有一段故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唐昭宗李晔惨遭灭门,亲信胡三带着刚出生的小皇子躲进皖南大山深处,为避人耳目,改李姓胡。

改名胡昌翼的皇子科举及第后,得知身世,感激涕零,遂尊恩人胡三为义祖,留下家训,世代胡姓不得更改。

读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方。明经胡氏自此文风昌盛,仅在明清两朝,出仕为官者多达百人以上。

在此期间,又有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成为徽商中坚,他们大兴土木,将故里建设得极度堂皇气派。

千年时光,千年沉淀,座座古宅留存至今,这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本,也是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魅力。

西递的古宅老屋比比皆是,古村导览图上标注的各个景点,其实就是当年的民居,就是现在真正的村里人家。

徽州先民多为中原移民,他们把北方的门阀士族制度带至此地,所以古徽州成为最讲究等级和门第的地方。

俗话说“千斤门楼四两屋”,门楼是脸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关乎甚大。小巷游走,绝无雷同的座座门楼引人入胜。

不同于北方独立的院落式门楼,人口密度极大的徽派门楼都是镶建在房屋墙壁上的,就像一座座精美的浮雕牌坊。

门楼顶多为挑檐,门楣上有精美的石雕或砖雕,富丽堂皇,与大面积粉墙相互映衬,看起来非常漂亮。

而那门楼之后的老屋,梁宽柱细,堂阔厅高,低调奢华的魅力依旧,隐藏其中的故事亦愈发诱人。

正堂大同小异,条案上左花瓶,右明镜,中间座钟,寓意在外平平安安,居家心静如水,终生安泰康健。

正中悬堂号老匾,挂中堂画,两侧柱上贴挂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等,每家都不同。

过去村里人无论官宦还是商人,抑或是农民,都是读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家居也自带书香墨韵。

全村现存古楹联不下百幅,字字珠玑,成为西递民宅的一大特色,读起来雅韵横生,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西递人骨子里的文明雅致,寄托在房屋宅院之中,门楼、梁柱、格窗、各种雕刻作品,无不充盈着文化底蕴。

站立天井之下,看着那些褪色的雕梁画柱、天花地砖,听着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不由得心向往之。

明清时期,中国财富最集中的地区并不是如今的东南沿海,而是安徽和山西,其中皖南的古徽州尤为突出。

有堂皆设井(天井),无宅不飞花(雕花)。富甲天下的徽商老宅极尽奢华,又以石雕、砖雕、木雕最为出彩。

西园的这两幅石雕镂窗据说价值十万美金,左边两株虬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右边婆娑竹影与傲立红梅相叠。

举目皆是的砖雕更是遍布在门楼、影壁、花墙等处,虽然是建筑物的附属,但都有主题,都是一件完整独立的艺术品。

而木雕更是琳琅满目,古宅之内,仿佛就是徽派木雕的陈列馆,梁额柱头、镂空门窗,目光所触尽是繁复而生动。

在这里,每一处都是艺术精品,每一件都是文化瑰宝,似乎每一次回眸,都值得我们驻足停留。

西递村奉行“微改造,精提升”理念,既不大搞翻新,也没清空居民,而是小心翼翼呵护着古村的原始风貌。

村民们仿佛也没有受到旅游的影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作为游客,在这里体验到的是真实的村居生活。

或街头或门口,偶尔也可见小商贩,但基本上都是这里的原住民,没有过分商业化,但又充满生活气息。

此时恰逢春节假期,杀年猪、晒腊肉、贴对联、挂灯笼,正是古村一年中烟火气最浓的时候。

粉墙之下的腊肉、腊鱼、香肠…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而在我眼里,则又变成一种难挡的诱惑,中午就吃它了。

坐在二百多年的“三畏堂”点菜就餐,环顾斑驳的老匾、沧桑的板壁,我有点模糊了自己所处的真实年代。

吃完继续走,其实就是漫无目的的闲逛,不知这条巷子会通向哪里,但我知道,转角后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西递游览,其实也不用导游图,随便走进一条小巷,沧海与桑田,落莫与繁华,就开始从眼底悄悄流过。

如今的西递,旧影旧迹,老街老店,每个来此之人,都会在自己的眼睛里,看到那段已经远去的旧时光。

走在这黝黑的石板路上,感慨曾经的过往,这得多少如流水般的时光啊,竟将这石头打磨得温润如玉。

穿行在悠长的狭巷,就像穿行在历史的隧道里,每一眼都是过去的风景,每一步都是岁月的沉淀。

每个门楼都值得驻足,每扇格窗都值得探究。古村游览不必挑选景点,最好走遍每条深巷,每座老屋。

当然也可以啥都不干,走到一处石阶安然坐下。这里避世远尘,阳光和煦,只有返璞归真的宁静。

沉浸古村,安静祥和,心中一下子就归于平静。这村子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们的心,沉醉于对它的迷恋。

可我还是喜欢绕遍古村,雅致的老房子总也看不够,有时觉得自己上辈子,可能就是这里的人,不然为何如此陶醉?

幽幽长巷里,不经意路过的一棵古树、一株老藤、一段断壁、一眼老井,可能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楼下窄巷转角处,墙角向内退缩半尺,以方便行走,边上门额石刻“作退一步想”,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大夫第”楼上为临街探出式亭阁,原用于观景,楼额悬匾“桃花源里人家”,这也是西递被称为“桃花源里”的出处。

隐居世外有桃源,西递山幽溪水闲。岁月烟尘莫惊扰,心留此地自安然。这里有人间烟火,也有浮世清欢。

曾经也去过一些地方,大多数浮光掠影,真正触及心灵的却是些微小的风物,如黑瓦白墙小庭院里的一缕暖阳。

最好的日子,不是惊艳,不是繁华,而是远离喧嚣,亲近自然,邂逅一种能让心沉静下来的美好。

从前车马邮件都慢,这里真是个适合慢生活的地方,悠然漫步其中,相遇那不期而遇的美好时光。

如果你对陶渊明描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充满向往,也在寻找安放心灵的那一块净土,就来西递走走吧。

在“敬爱堂”看四水归堂,在“瑞玉庭”品楹联佳句,在“东西园”赏雕梁画栋…在徽风皖韵中让自己的心落地生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