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持续推进双定工作促进城乡历
2023/5/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pj/
安徽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充分发挥省级统筹保障作用,安徽大力推进全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全域普查、申报认定、挂牌保护等工作,推动保护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制定工作方案 加强考核督导
年,安徽省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并选派专家组成调研组,对各地上报的历史文化街区潜在对象进行现场考察、评议评分,提出建议名单,及时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工作。
年,安徽省、市两级分别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全域普查认定要求,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查缺补漏工作。近期,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各地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分类保护利用工作,历史建筑全域普查认定、名录公布、挂牌保护、测绘建档情况以及历史建筑集中分布区域整体格局、风貌保护、完善情况梳理,进一步巩固工作“两定”成果。
年至年,安徽省政府连续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列入对各市政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了专人专职的工作组,并建立了省市县月度信息报送制度,相关工作纳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点工作调度总图。年,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省级评估验收,重点调度设区市本级历史建筑少于15处、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县(市)历史文化街区数量为零、历史建筑少于10处的市县。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市县,专门组成省级专家组进行现场指导。年,安徽省国家和省级名城全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全省历史文化街区总数35片;全省新公布历史建筑处,全省所有市县历史建筑数量均达11处以上,全省历史建筑总数处,且挂牌率达到98.66%,测绘建档率达到67.32%。
健全管理机制 确保持续推进
为做到依法保护、规范管理、因城施策,安徽省积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申报的条件、程序和保护管理措施。自年起,根据各地机构改革进展,及时开展工作对接,确保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持续推进。目前,16个设区市中,有15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涉及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主要负责同志、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干部、有关技术部门技术骨干。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纳入了省委组织部培训内容。
此外,安徽还积极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年,在全省广泛开展了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征集工作,多次组织专家赴黄山、滁州、池州、宣城、亳州、安庆、寿县等地就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制定印发了安徽省历史建筑普查与认定技术导则,指导黄山市制定了黄山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黄山市历史建筑数据库建设导则等技术导则。
自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已支持个保护项目。如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黄山市连续开展了5期徽派建筑数据库建设,共录入屯溪老街及处徽派建筑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处历史建筑,实现了文字、图片、CAD图纸、点云数据、三维倾斜摄影数据等多源数据管理。此外,年又争取省级资金万元,支持处历史建筑测绘建档。
鼓励模式创新 促进活化利用
在技术与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安徽省进一步鼓励各地探索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如支持安庆市将倒扒狮街36号、60号的历史建筑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文化年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成为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此外,还支持黟县实施“百村千幢”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探索“委托管理”“多业并举”等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模式。如通过委托管理,南京先锋书店有限公司利用碧山汪氏祠堂打造文创产品新业态“碧山书局”;通过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形成民宿、研学等19种新兴业态,逐步形成以南屏、碧山等8个民宿群为代表的近千家民宿。
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推动保护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高冰松)
(中国建设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