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三线宁国古田医院回忆下
2022/9/17 来源:不详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陈正康
第期
小三线建设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改革开放也已历经40余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当年那段历史的见证人,我们都已进入垂暮之年,再次回忆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我们记忆犹新,倍感亲切。
三、点点滴滴,为医院发展增砖添瓦
(三)千方百计满足职工的吃住行娱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从上海整车整车进货日常生活用品,保证职工生活需求。
有一次突发事件,皖南地区流行性霍乱又叫二号病,交通封闭,医院立即与当地政府求援取得支持确保粮食供应,医护人员加住院病员几百号人,吃饭问题不是小事情啊!我们也曾开着大卡车去江苏昆山采购阳澄湖大闸蟹,每户职工配给10多斤,才八毛钱一斤啊!大年三十职工食堂会利用当年结余,烹调丰盛的套餐菜肴,免费或超低价改善职工生活,犒赏在山里留守的值班人员,因为这些人回不了大上海和亲友团聚!
二是新建职工住宅。解决小青年婚房,也有集体宿舍。
三是从早期交通牌大卡车改装医院自购大巴车,定期不定期接送职工往返沪皖两地。大雪封山就给车轮裹上铁链防滑,一次在“强盗坡”地段(竹峰附近,后已往下深挖好几公尺),大客车爬坡熄火,只得等待路面解冻;一次三车同行,只剩一车安全到达,差不多一半乘客半路等待救援。
四是后方基医院放映露天电影。职工在工资中扣款,当地老百姓半价优惠。我们也享受过雨天撑着雨伞、冬天裹着毯子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的特殊待遇。医院又自购放映机、委托培养放映员,并向当地借片放映电影。
放映露天电影
五是在行政楼后面山顶建造电视差转台,山下是电视室,从此又多了每天的电视节目。经常爆满甚至与当地农民发生纠纷打架,因为当地农民当时还没有电视,当然总体上还是友好多于矛盾。
六是新建图书馆阅览室,书籍杂志画报品种繁多。
医院设有小卖部,以基本保证日常用品供应。
医院领导也通过工会组织,多次购置各种体育文娱用品,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小提琴、手风琴、扬琴、竹笛等,分发到各班组或爱好者,供职工们业余锻炼娱乐之用。
九是我们也多次邀请宁国医院义务演出,剧团演艺人员刘明玉、方艳姣、小罗等等和我们都有很好的私交。
(四)群体性救援和个性化救治
年6月2日,上海往返黄山茶林场的长途大巴翻车救援。出事地点就是胡乐去旌德途中那个“之”字形陡坡那里,因为下雨之后土质酥松,大客车走在弯道外侧,由于公路边缘垮塌而造成客车掉下30多米陡坡,当场死伤十多人。
“六二”翻车抢险现场(后方曙光厂职工提供照片)
医院接到电话通知,立即腾出急症室和门诊大厅,在作好施救人员和施救设备调配的同时,出动所有车辆(救护车和卡车),会同后方曙光厂、后方韶山厂以及当地人民群众,来回奔波,把死医院,投入紧张的救治战斗,那种紧张忙碌的场面,和战场抢救毫无二致!6月5日上海《新民晚报》有专题新闻报道。
又比如年4月,黄山茶林场职工朱建坤被山火大面积深度烧伤,医院动用一切力量,医院、医院求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虽经20天左右的日夜抢救,朱建坤终因绿脓杆菌感染未能挽回生命。但作为白衣天使的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再比如无数次的危重伤病员救治或接生。我院传染病区曾收治一位脑膜炎男病员,住院期间,经多科室会诊,确认并发DIC(广泛性血管内弥漫凝血症),在当时的技术设备条件下,这种病人治愈成活率极低。我院由沈卫峰医生(医院心血管科特约门诊)带队救治,医院检验科积极配合,每2小时提供一次“鱼精蛋白付凝固试验”检测报告,医务人员都是夜以继日24小时不间断守候救治,最终奇迹出现,病人转危为安获得新生。
年4月18日上午,一位羊水已破发生难产的当地产妇被用医院,事关两条人命,产妇家属焦急万分。我院妇产科汤主任等医务人员立即投入抢救。经过几小时煎熬的等待,婴儿呱呱坠地,产房报来母女平安,医务人员和家属皆大欢喜。医院的恩德,大大咧咧的产妇家属方宇昭激动不已,给女婴取名方古田。好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古田”现已年近50,其女儿也已28岁,一家人幸福美满。方宇昭今年70多岁仍健在,住宁国市胡乐镇下乡村,提起往事,医院感激不尽。
还有浙江临安岛石坞采石场农民工因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医院,经抢救脱险,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在医院筹建时期,有一天晚上,胡乐当地送来一位急性阑尾炎穿孔病人,情况十分危急,我们普外科的蒋、姚两位主任当即于简易工棚内,用沸水消毒医疗器械,在两支手电筒光照下施行手术,旁边同志搧着蒲扇驱赶飞虫,犹如战地救护,捡回了一条人命。
还有一次我院胸外科蒋主任与后勤组小周等人去安徽淮南出差,巧遇抢救外伤病人,医院束手无策,好在蒋主任的同学在该院工作,人命关天,救人要紧,蒋主任当仁不让,脱下外衣,套上手术衣就上了手术台,硬是把那位危重病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此事当时在《安徽日报》上了头条,据说上海《解放日报》也有报道。由于当地的流传加上报纸报道,医院在淮南地区声名鹊起,同时也密切了古田与淮南市相关部门的交流互助。
还比如急诊义务献血,医院有一支义务献血队伍,碰上大数量或大出血病人时,医院可以派车去旌德接献血者,但在紧急情况下,只能动用内部“血库”,医院广播台随时全院广播,立马就有同血型本院职工不约而同前来义务献血,我本人都献血二次以上,有一次抢救一位脑外科病人,在万分紧急之际,主刀医生薛主任和麻醉科张医生立即走下手术台自己献血,然后再上手术台继续施行抢救工作。
最难忘的还是唐山大地震救援,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整个唐山市被夷成一片废墟,地震罹难场面惨烈之极世所罕见,又值8月盛夏酷暑,灾区卫生环境简直难以想象,腐臭掩鼻,苍蝇成群,上个厕所你都不敢蹲下去……这种环境如不及时扭转,极易形成瘟疫流行。
医院根据上级要求,在大量医务员工积极申请报名的基础上,抽调精兵强将,及时组建2个医疗队(我们属于上海市第二批医疗队,后方卫生系统6个医疗队名医务人员参与其中,上海市第二批医疗队专列除了多名医务人员外,还带去了4吨药品,几万顶蚊帐和其他物资),我们由工宣队队长李绍白领队,8月4日乘坐专列从上海出发,经过30小时左右行程(在北京有停车待命),于8月6日凌晨2点进入离唐山市60公里、被毛主席誉为“穷棒子精神”之乡遵化县新店子公社,搭建帐篷稍事休息,天亮即投入救灾工作,那时余震仍时有发生。8月13日又转战人口最密集受灾最严重的唐山市路南区。
年8月,医院医疗队在唐山(顾月明珍藏)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救治伤员、巡回医疗、治疗大量胃肠道感染者、加强卫生宣教、喷药灭菌整治环境、控制各种疾病的流行和传播等等,既门诊又出诊,有病治病无病慰问,光我们医院的两个医疗队,就走遍了遵化县新店子、团瓢庄两个公社的46个大队,慰问了4万多农民兄弟姐妹,治疗了多轻重伤病员,来到唐山路南区后,又走遍了条大小街道的每家住户。我本人也有幸参与战斗,睡闷热的帐篷地铺、喝白开水、吃压缩饼干,起早摸黑……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人人都争先恐后抢着干。尽管作为医务人员,医疗队的大部分队员也都患上肠道感染,仍一边吃药一边服务灾民,坚持战斗在第一线,经历18天艰苦奋斗,胜利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于8月22日离开唐山返回上海。
之后,我又参加后方卫生工作组组织的抗震救灾专题宣讲队,医院的党总支书记王兴山,去后方军工厂作专题宣讲,其后正值毛主席逝世,医院,开始进行悼念毛主席的活动。
(五)力所能及支援当地建设发展
在多次派出医疗队上山下乡义诊巡回医疗,指导和参与农村”二管五改”之外,也在当地积极开展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老慢支疾病的调研和防治,宣教和指导当地群众灭钉螺、不吃寄生蟹(石蟹)和控烟、尤其是未经加工的土烟。
在肺吸虫病防治时,我们的医务人员顾元文、叶永祥、林龙娣、徐医院公里以外的黟县山村进行驻地调研。又比如春播栽秧与秋收割稻(主要在胡乐镇周边生产队,中午休息时分,医院食堂的大师傅会把午餐点心一直送到田头)。
支援周边生产队“三夏”抢播(栽秧)
医院职工也曾先后三次参与扑灭山火的战斗,医院附近山头,还有一次是开着大卡车去曙光电料厂附近山头,虽然一个个弄得汗流浃背、灰头土脸,活像叫花子,有的连衣服也钩坏了,胳膊腿脚划破了,但心里却是乐滋滋的,当了几次真正意义上的消防员,保护了当地的山林资源。还比如我们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小宿舍那条山沟里,种植了一片杉树林,现在早已长大成材。
(六)职工业余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曾多次由中医科医生丁学屏和中药师梅占善带队,利用周休时间,自备干粮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些药名,如黄精黄芪大青叶、八角金盘半边莲、白花蛇舌牛蒡子等等。
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顾月明珍藏)
班组五七田和个人开荒,既改善生活又锻炼身体。班组五七田收获的蔬菜直接送职工食堂。我们“五七田”种的南瓜,曾经多次被野兽吃掉,我们就请当地农民和我们一起,在漆黑的夜里守候在山脚边,结果用土枪击毙了元凶——原来是浑身长刺的豪猪,不过这豪猪肉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
在农村长大的职工大多会在山脚边砍去杂草,翻松土地,除了水果树,什么蔬菜都种,青菜雪菜青茄子,黄瓜南瓜小辣椒,豇豆土豆四季豆,芝麻花生西红柿,一年四季应有尽有,下班之后和星期天正好下地松土施肥……星期天可以上山下乡去老乡家串门,当地老乡十分好客,进门一杯绿茶一盆炒南瓜子总是有的,有的也会拿出土菜腊肉热情招待你。休息时间也可以上山拔笋挖野菜、下河捕鱼捞虾捡螺蛳。医院男青年中的很多人都是合格的小木匠,结婚家具都是自己打造,从下料加工装配最后油漆,一气呵成。医院共青团也多次组织团员青年前往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和黄山茶林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英烈遗志,增强自身修养。
参观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王马扣珍藏)
汽车队旁边的篮球场,也是职工业余生活的主场地,不管是领导、科主任医生还是后勤工人,经常在一起练球、切磋球艺,医院篮球队也经常与隔壁邻居通讯站篮球队及附近三线厂篮球队(曙光电料厂、韶山机器厂等)进行友谊赛;这块场地也是排球、羽毛球爱好者的乐园,医院足球队曾两次参加上海市“陈毅杯”足球赛,也曾在二医系统足球比赛中荣获冠军。
参加后方卫生系统体育运动会(顾云生珍藏)
每逢盛夏时节,喜欢游医院大卡车去附近水库浅水区戏水游泳。年冬天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医院领导为提高青年工人的文化程度,组织了文化补习班,由医院里有教学经验的高年制医生当老师,很多青工在补完初中文凭后,利用业余时间自习高中文化,通过自学考试获取高中文凭,有的在回沪后又进入业余大学继续充实自己。古田的业余生活还算是丰富多彩、充实有趣的。
四、誉满皖南,留下美好印象和回忆
医院的声誉在皖南地区是不错的,“上海医生态度好、技术高”有口皆碑,也有“白衣天使”"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等大量锦旗或感谢信嘉勉,难产获救的婴儿取名“古田”以表感恩(那是一辈子的感恩啊!),作为古田人我们充满自豪。
虽然当地农民统称上海人为“上海佬”,多少带有一种羡慕妒忌恨的意味,但对医务人员还是很尊重的。我在古田期间从未听说过“医闹”的事,医患关系是很融洽的,见死不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医疗欠费是有的,欠费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民,也有住院中途逃走的,医院也派人上门催讨医疗欠费,但多数债务人家徒四壁根本要不回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年8月,医院跟随皖南小三线工厂一起撤回上海,既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求,也顺应了广大职工回城发展的急切愿望,当然也解决了家庭困难职工的现实需求。即使是进山时还是年轻人的我们,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都已成家立业,也产生了新的家庭困难需要解决。但当地的众多老百姓对医院是很留恋的,“三线厂让他们撤走好了,,医院我们需要啊!”“医院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医院撤走实在太可惜了!”惆帐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此情此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忆当年,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备战备荒为人民,让毛主席他老人家能睡好觉!小三线生产的军工产品据说两次用于战场(中苏珍宝岛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有历史功绩的;作为军工企业的医疗保障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白衣天使,我们也认真履行了时代职责,作出了医务人员应有的一份贡献。
(完)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原我院吕建英、王友娣、姚乐平、瞿潮英、陈正法、廖长荣、周培松、梁素英、张林妹、徐黎黎、黄伟琴、丁能敏、朱锡成、高明、吉凤宝、王建国、储六月、朱彩云、陈锦华、汤希伟等老同事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感谢;由于年代久远,回忆中如有错误的地方,敬请谅解。
陈正康,年7月任上海后方医院政宣组干事,年4月返沪后先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纪委、监察审计处、二医大分部、校办产业处、后勤处、二医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年11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