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安徽黟县
2022/8/22 来源:不详黟县,是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0万。黟县是黄山市最小的一个县,也是最古老的县之一,年6月2日国务院同意将该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老的黟县收存好唐月宋水的悲欢离合。将岁月沉淀在建筑、工艺、美食、民俗等诸多领域。那独特的流派,卓异的风格与时光一起发酵,勾兑出浓郁幽古的历史陈香。
历史
公元前年,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在各处设置郡县。依山傍水的黟县正是在那时建立的。
黟县县名的由来,自古众说纷纭。以《新安志》等文献的记载为后世学者普遍认同“黄山旧名黟山,秦置黟县,取义于此。”
然而黟县自秦置县始,黟县的“黟”字,经常被写成“黝”字,并把“黝”字错读成“黟”字。“黝县”这个名称也成为一个困扰了古人百年的问题。
东汉的《越绝书》有记载“乌城、余杭、黝、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帝刻时徙之。”意思为,秦始皇将诏令刻在石头上,命令山越人迁入黝、无湖等地,这里所说的“黝”即指黟县。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沿用了这一名称并做记载“丹阳郡……黝,渐江水出南蛮夷中,东入海。”
早在东汉时,许慎就发现了黟县名字的错误写法。他在《说文解字》中做出解释,并区分了两字。黝。微青黑色,从黑幼声。曰:地谓之黝。黟:黑木也,从黑多声。丹阳有黟县。
那么为何秦汉时的学者会把“黟”字误写成“黝”呢?清代语言学家义通说的创立者王念孙做出了解释。此因字形相似而误耳。各史志或作黟,或作黝,其作黝者,皆为误本所惑。
“黝”和“黟”的篆体字,其字形非常相似。许慎虽在《说文解字》中加以区分,但直到东汉建安13年(公元年),黟县才真正从黝县更名过来。
这一年,以陈仆、祖山为首的山越人屯兵黟县淋沥山。因势力威胁到东吴政权,孙权派大将贺齐讨伐山越。平定山越后,黟县自此从丹阳郡分出,并正式更名为黟县。
今日的黟县,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留存着这片土壤独特的智慧与文化,承袭着先民们走过的足迹。他们将继续开拓着,璀璨着。
古村落
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何红雨的一篇毕业论文《徽州民居形态发展研究》发表。何红雨在论文中以黟县的西递为主体,研究了皖南古村落形成和发展。黟县的古村落开始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西递村现存最大的祠堂—敬爱堂是西递胡氏十四世祖的住宅,后来扩建为祠堂。取名“敬爱堂”,是为了体现宗族里敬老尊老,兄弟互爱的传统。
敬爱堂里的祭祀活动隐藏着西递这个古老聚落的形成密码。北宋庆历七年(公元年),胡氏先祖胡士良途经西递,见其地群山环抱,风景秀丽,遂举家从婺源考水迁至西递,为后世子孙选择了一方桃源境地。
进入宋朝后,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尊祖敬祖的儒学礼仪在古徽州被广为传颂。西递的胡氏子孙为了追忆先祖,开始兴建祠堂,祭祀祖先。而后围绕祠堂不断地建设民居,祠堂成为宗族聚合的中心。
胡氏后人发家致富之后,回到家乡,非常重视修祠、筑渠、铺路、架桥等振兴宗族的公益事业。这样的传统使得村落不断壮大,直至发展成今天的样貌。
年,国家邮政局以西递、宏村为主题,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第四枚夜色月沼。
月沼是宏村水系的一张名片,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至今仍是居民洗菜,浣衣的首选去处。从空中俯瞰,月沼恰如其名,呈半月形,相传是取月满则亏之意。与大多数古村水池不同的是,月沼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开挖而成。
它的形成曾经让宏村这个古老村落免于分崩。在宏村月沼北畔的汪氏宗祠乐叙堂里,悬挂着一位女性的画像,她叫胡重。在宏村,月沼总是和胡重之名联系在一起。
在宏村水源上游的闸口处,一通《弘村水圳碑记》默默矗立在溪流旁边,碑立于明宣德九年即公元年,至今已有近年历史。
石碑里记载了发生在宏村的一件改变他们命运的大事。“吾汪氏弘村一脉,于宋绍兴元年迁来弘村。期间,因远离溪流,族人屡遭祝融,宅舍多毁。更有大旱之年,颗粒无收,族人生计维艰。”
碑记中记载因为远离水源,弘村经常遭受火灾,碰到大旱的年份,村民的生计就更加艰难。彼时的胡重作为族长夫人,决定引水贯村。她力邀村落周围技术高超的工匠仔细研究“凡十载阅尽进弘村周边山水,始成规划,阖祖老幼同心戮力,凿泉窟为月沼,引溪流贯宅舍,又历二十寒暑,方初告功成。”
如今的宏村水系山水引流而下,经层层过滤,从每家每户门前流过。通过设置高低落差,让渠中水流不枯自然清洁,最终汇于月沼再流入南湖,构成了“家家门巷有清渠”的古村风景。
黟县三雕
西递宏村的古民居,大多以木砖石为建筑结构。古代的手艺人以这三种材质为底色,将彼时当地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雕刻在上面,其内容尤为精美,被称为黟县三雕。
在这样的艺术浸润下,黟县诞生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有的投入到对古村落的保护性修复中,有的肩负起对三雕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使其得以新生,留存更久。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在徽派民居、祠堂、牌坊里,数不清的古老徽派艺术品背后,凝结着数百年来黟县工匠清苦的劳作。他们让古徽州的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坚守的匠人们,黟县三雕才能够历久弥新。今天依然焕发着与时俱进的光彩。
美食
黟县的木雕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黟县还有一种美食,正是脱胎于当地的木雕艺术,其形却更似石雕。它的故事要从渔亭镇说起。
古镇渔亭曾经是黟县的大门,这里是新安江水运最西的码头。沿河而下就是新安江,是连接湖广与江浙货运的水路通道。曾经这里七省通衢,千帆竞渡。古时很多黟县人便是从这里走出去,而渔亭糕就是他们出门必带的美食。
渔亭糕不仅是一份美食,更像是艺术品。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必须一丝不苟。
烘炒好芝麻后,磨成芝麻粉,并与当地所产芝麻、大米、麦芽糖等其他原料混合填入糕模,用黟县鼓辘碾压成型,最后脱模。放入特制的竹筐中,用木碳火烘干。精致美味的渔亭糕就诞生了。
制作渔亭糕的过程,极像是在制作一件徽州三雕工艺品,而打制渔亭糕的模具是制作渔亭糕的家传之宝。一般是用上等的桃木、榆木等雕刻而成,图案多为玉如意、暗八仙、聚宝盆等吉祥图案,它寄托着黟县人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和落叶归根的故土眷恋。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小小渔亭糕满是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曾经徽商行囊中满满的思乡情,凝聚成徽州饮食文化最深的根系和魂魄。有了家乡的味道,游子的幸福和思念如同黄山的美名,穿越时空,传播远方。
民俗
据《黟县四志.地理志风俗》记载,所谓地方者,即周制之方相氏扮演神鬼。方相氏即为傩祭的司仪官,原始先民对于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某种厉鬼作祟,故每遇此事便要举行隆重的傩祭仪式。
长此以往,后人便把戴着面具的方相氏形象,直接认为是方相氏本人的形象。如今的傩戏面具中,大部分都是以方相氏作为原型。
从《续道藏》中得知,道教以城隍为“减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至明清时期,黟县当地的傩舞逐渐演变为一种祭祀城隍的民间庙会活动,寄托着他们祈求神灵庇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景。
这些还保留着上古巫风的图腾崇拜,如今已经沉淀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形态。在黟县的山野晨昏中,回响着千年萦绕的乡音乡情。
曾经的徽商小道,如今的康乐通衢,连檐的特色民宿,时尚餐饮,熙攘的诱人酒吧,繁盛商铺,川流不息,蓬勃发展。这就是山水黟县兴隆昌盛,骏业日新的东来紫气。
黟县从山石嶙峋的岁月走来,它带来的是对徽派绵延千年文化的睿智思考和理性升华。文化的坚守与光大,既是世代传承的珍宝,也是黟县人民接续辉煌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