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摄摄宏村之行

2025/3/18 来源:不详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安徽省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有"画里乡村"的美誉。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南宋绍兴元年,生活在皖南黟县的汪氏家族还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当年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进入村子,南湖就映入眼帘。"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年),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相传,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众多,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正因为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现在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大概余幢。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宏村有“中国最美画里乡村”之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的写生大军来此写生、研学,成为目前中国最受艺术家热爱的写生目的地之一。黟县自古以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一大批16世纪徽商鼎盛时期留下的,建筑精巧、风格明朗的徽派特色浓郁的明清建筑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一袭烟雨罩江南,两袖清风论古今”。除了建筑本身精雕细琢,结构完整外,更为惊叹的在于其建造者依托地理位置对建筑群的合理布局,对自然水系的延伸和二次利用,精妙的构思和严谨的控制规划理念令人叹为观止。在这古村旧居,扶着马头墙走在狭窄的小道上,溪水潺潺流淌过每家每户,青石板的路面早已光滑细腻,仿佛一面镜子。宏村最吸引人的是南湖上的小桥,它叫画桥,宏村的门票的图片就是它,看到了画桥就想起了李慕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他在此牵马而过,如诗如画中得一份侠骨柔情。乡愁难觅,唯见宏村。宏村的村外山清水秀,红杨翠柳,而村内则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流淌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飘动于村中。村舍层层叠叠,黑白分明。更显得村后的绵绵群山朦朦胧胧,云雾缭绕,如神仙住所。宏村古民居,以正街为中心,层楼叠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铺成。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马头墙层层跌落,额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因为左边青龙位置山脉不如右边来的强,因此造成东面的水小,西面水大。因此,宏村风水格局中,村东相对比较差,村西比较好。在历史上,宏村以中山路作为明确的分界线划分为东西两部分。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每一个深深的院落,都记载着一段段风雨故事;每一堵饱经沧桑的院墙,都封闭着一篇篇神奇传说。在宏村古色古香的名宅中,建于年的承志堂被称为“民间故宫”,宏村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承志堂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私人住宅。起伏错落的马头墙使住宅有了封闭独立的内向型围合空间。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承志堂整幢房屋共开了九间天井,天井在商人的眼中则是另一番意思,他们觉得天井就好似一个聚宝盆,天上下雨便是下金子,下雪则是下白花花的银子,喻意财源滚滚从天而降,而雨水从天井的四角流入地下,则为"四水归堂"、"肥水不流他人田"之意。承志堂气势恢宏,不同凡响,堪称建筑中的佳作,徽州石雕,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尤其是其中的木雕,大多层次繁复,并且木雕表面均涂有金粉,使其看上去富丽堂皇。连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也不免为之击节赞叹,称这些木雕瑰宝。宏村月塘北畔正中,有一座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就是汪氏宗祠,是汪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汪氏祠堂议事厅的正前方,供奉着汪氏家族的老祖宗:正中为远祖(一世祖周鲁颖川汪侯)一全天下第一个姓汪的;右为四十四世祖,越国公显祖(汪华)一徽州第一个姓汪的;左为始祖(宋始迁雷岗弘村六十六世祖彦济公)一宏村第一个姓汪的。宗祠是村落中最宏丽的建筑,是徽州人金钱与财富的展示、权威与地位的象征。马头墙,白墙黛瓦,尽显水墨韵味。住在宏村,晚上肯定要逛一逛,凉风习习,宏村南湖的夜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月沼夜景奇美无比,夜晚,月沼边上的灯笼会被点亮,红色的灯光倒映在水中,使早上的月沼和晚上的月沼显现出不同的景色。落红灯笼映衬下的月沼夜景。夜间的汪氏宗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