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黟县 > 黟县特产 > > 9832九连升

9832九连升

2023/4/21 来源:不详

这是一份请人民群众评议的答卷,情系万家,温暖民心。这是一份由人民群众书写的答卷,浸润民生温度,标注平安安徽。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程度指数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分别达96.49%、98.32%,其中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实现“9连升”。数字攀升的背后,有一位位有担当有理性更有人情味的人民警察,有一幕幕走心温情的纠纷调解,有一次次家长里短的平凡处警,更有一个个隐没在人群中守护平安的“藏青蓝”……他们前赴后继、日夜兼程,诠释着“万家灯火总关情”。

“砥砺忠诚本色,擦亮干净底色,厚植担当成色。”从党建引领创新到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个细节一个个镜头聚沙成塔,汇聚成“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激励着安徽公安一往无前。平安安徽如何长安?安字当头,头等大事是人民幸福安康。每一份直达人心的安全感,每一份安抚人心的踏实感,都有益于让人建立起面向未来的稳定预期,激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无限潜能。98.32%从何来?——来自年我省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数为28.4起、低于全国33.9起的平均水平。

打击犯罪是公安的天职,每一个罪案现场,他们最先抵达,最快行动;每一个罪案背后,他们斗智斗勇,砥砺前行。奔波在最危险的前沿,只为给人们以相信法律,信仰法治的力量。案情有缓急,但案件无大小。每一个案子都需要拿出一个民警的看家本领。“您好,您丢失的电动自行车我们已经找到了,请携带证件到视频侦查支队领取。”年4月12日,当接到民警电话时,车主郭先生一脸懵,等赶到单元楼下,熟悉地方未见“爱骑”时,才反应过来。当天12时许,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值班民警发现前科人员林某峰,正骑着电动自行车沿长江路向东,骑行的路线颇为蹊跷,不走大路专选小路骑行。想到此人3月底曾因盗窃电动车被行政拘留,多个心眼的民警立即对其开展视频追踪,并上报指挥中心与特警街面巡逻警力实时联动,于长江东路龙岗路附近将其抓获。——来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数同比上升36.51%、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93.78%。

面对疫情影响下难以组织出境打击的现状,我省积极运用“打回流”战法,选派组建精干队伍赴云南边境开展回流人员拦截审查工作,立足境内打境外;针对公安部推送和我省主动发现的本省窝点线索,按照“定人、定位、定案”的三定标准快速研判,迅速组织出击,快扫快打,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为断链除根,安徽公安用足用活刑事手段和各类行政措施,严厉打击贩卖两卡、非法架设通信线路、恶意网站、侵犯公民信息等黑灰产业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铲除犯罪土壤。——来自梯次推进“守护平安”铸盾江淮、百日攻坚、秋季攻势等系列行动。

围绕岁末年初维护安全稳定面临的突出风险隐患,针对冬春社会形势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我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过硬作风和扎实成效交上平安答卷。季节轮转,公安打击重点随之变化。4-6月,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开展“守护平安—百日攻坚”行动,重点组织严打突出犯罪“铁拳”行动、整治治安问题“雷霆”行动,维护公共安全“铸安”行动,竭诚为民服务“暖心”行动等“七大行动”。严厉打击个人极端、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涉网新型违法犯罪、严厉打击传统“盗抢骗”违法犯罪、严厉打击涉黄涉赌涉疫违法犯罪……“守护平安——年秋季攻势”铁拳出击,激浊扬清。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离。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安徽公安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基层矛盾纠纷如何更快化解?这是一场在传承中的接力。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干部群众为应对治理难题,创造了“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站在百年交汇点上,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矛盾调解在方式推陈出新的同时,更有来自“徽文化”输入。濉溪县临涣茶馆里,腾跃的水蒸气翻腾百年……临涣古镇的茶馆文化,已是流传千百年的谈事去处,谁有了委屈,在茶馆里都能说道说道。而这种文化,就演变成了临涣警民联调室的调解风格。

在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内,矛盾双方一入场,先不谈事,边品茶,边吃点心,边拉家常。几句闲聊,先把调子定下:可不,人生如茶,茶雾满屋也不过转眼就散,浓到水里才是茗香——名利过往烟云,健康平安才是福。“棒棒茶”的茶香,在这里接了地气,融了和气。西递,是黟县的一颗明珠,暑去冬来游客不断。而在西递景区一处“大夫第”老宅,正是“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早在清道光年间,西递人胡文照辞官归隐修建祖居时,为方便路人挑担推车,主动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阁楼临街后退一步,并在门额上亲笔题下五个篆体字“作退一步想”,以此告诫子孙后代要遵循“自律、谦和、礼让、豁达、通融”的待人处事之道。

而如今的西递公安,把这“作退一步想”的美德发扬光大,融入到警民联调的工作中。这么一座解纠纷化矛盾的“九思堂”,便应运而生。泡杯黄山毛峰给当事人降降温,再按照“听、理、劝、借、退、和”六步走,西递派出所民警们循循善诱,好好规劝,领着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从徽州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思想精华,注入现代调解元素,助力社会治理创新。纵使南北地域不同、文化有异,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安徽公安的警民联调室内,总有阵阵茗香,盈润着化矛盾、解疙瘩的一室和谐。乡村振兴如何“助力”?安徽公安机关用行动给出答案。不断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通过建立农村警务室,选派民警包村、辅警驻村,实现村村有警、定期进村。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配备包村民警1.4万余名。同时,完善警民联调工作机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5万余起。群众急盼之事如何办好办实?“您别急,我们来想办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方寸窗口间为民办实事的缩影。面对辖区听力受阻的百岁老人王夕福想在户口本上加个曾用名王锡福的心愿,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户政中心民警们在老人家中,利用手写板一笔一划与老人沟通,耐心地引导老人确认申请事项,历时几个小时的沟通,终于解决了难题。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安徽公安一直在行动。去年,“办不成”反映窗口在我省各地“落地开花”,在这里聚焦群众办事的细微处,化解难点,疏解堵点、阻断痛点,瞄准群众心头大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破解问题,在窗口方寸间尽显温暖关怀。如今,在我省市、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窗口和各级公安机关治安、交警、出入境服务大厅醒目位置设立的“办不成”反映窗口,均已统一标识标牌,同时,我省还探索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设置“办不成”反映模块,专门接受、协调解决服务事项群众“办不成”相关问题,做到“应该办、无政策障碍”的事项马上办,“应该办、有政策障碍”的个案规范程序、特事特办,“应该办、有政策障碍”的共性问题创新机制、探讨解决,坚决避免机制“空转”、平台“空转”,以及有承诺不落实、办不成等问题。

听民声察民情,“春风”吹进千万家。天刚亮,舒城县公安局庐镇派出所民警许彬就背起警务背包准备进山了。当天他要去沈河村看看留守老人。巍峨秀丽,红色大别山。山高,高不过他们的脚底板。记挂着大山深处的人家,为方便群众,公安民警辅警们将公安业务装进背包,把社情民意、困难诉求纳入其中,这看似普通的“警务背包”,将公安服务延伸至辖区最前沿,将便民“窗口”开到了群众家门口。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安徽公安机关全面开展困难人群家庭关心帮助、治安重点部位防范、经营困难企业走访、反诈宣传等工作。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走访家庭万余户,慰问万余人,创建警民联系群3万余个;深入开展“团圆”行动,全省共设立个免费采血点,累计帮助余个离散家庭实现团圆。

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强基固本补短板,安徽公安处处留心,观察细心,多多用心,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服务群众的桥梁,摆渡于公安与群众之间,让公安业务知识不仅仅在书本上得到体现,更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草木葳蕤,万物生辉,又一个春天在时序轮替中怒放。无畏和前行是人民警察最好的答案,守护好每一张笑脸,守护好江淮大地六千多万百姓的中国梦,就是他们的初心。因为他们是人民警察,一切只为人民。来源:警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