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宏村镇五治融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10/15 来源:不详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社会治理有关要求,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环,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人民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宏村镇聚焦“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积极探索“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以政治引领,打造镇村网络服务平台。在社会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的统领作用,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坚持“党建带村建”,更好彰显乡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真正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工作优势。依托“党建+综治”实现两网融合,即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融合。以网格党建、村级党建、在职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为抓手,强化党群服务中心、阳光公益活动、居民议事会等功能,为村级党员群众搭建起联系交流、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民主议事于一体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打造温暖和谐的乡村党建新格局。
以法治保障,促邻里和睦相处、乡村平安和谐。该镇在学习和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基础上,创新了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包村党员民警兼任村党组织专职副书记,村综治专干及网格员等综治干部兼任公安派出所警务协理员,形成村级大警长、包村小警长、警务协理员的“警长制”工作模式。组织开展“法律七进”等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法律常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该镇还建立健全了以公安、司法、法庭加各部门、各单位的“3+N”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供法治宣传教育、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零距离法律服务,及时排查和参与村务、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邻里纠纷就地解决”。对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以村民自治,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镇成立了14支“黟路平安”志愿服务队,各村建立了13支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处突队伍,各村组通过邻里互助方式、在户“平安中心户”带领下形成邻里互防互助群防群治治安信息员队伍,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调处。去年9月份,该镇“一村一法律顾问”项目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安徽金天都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确保法律顾问在辖区13个村达到%全覆盖,法律顾问常年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帮助指导村里修订村规民约、对村重要决策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
以德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升村民自我修养,引导乡村治理向良性发展。广泛开展以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坚持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标兵户”、“创业女能手”等评选活动;积极发挥“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典型榜样力量;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活动感召群众、激励群众;宣传红色文化,在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课,结合本地战争时期的革命故事向学生讲述英雄事迹,激励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以党员志愿服务引领社会志愿服务,在“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以及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广大群众服务,运行“党员+志愿者”联动机制,打造以党员骨干为主体,其他群众为补充的志愿服务团队。
以智治支撑,打造信息技术“智慧管理平台”。该镇综治中心通过改造升级,设立了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即视频监控研判室,先后引入“雪亮工程”、“平安乡村”、景区景点、消防安防等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囊括辖区余个路街卡口、景区景点视频监控资源的镇域“智慧管理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控、管理辖区治安、卫生、安全、消防、管理等社会治理方面问题,而且还能远程处置、调度景区道路、车辆、客流拥堵等旅游秩序管理方面问题。今年以来,通过“智慧管理平台”远程调度事件56起,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张海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