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县宏村承志堂,前堂陈列的文化
2025/2/18 来源:不详“承志堂”,宅居名,位于安徽黟县宏村,建于清咸丰五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整栋建筑占地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因其建筑精美,有“民间故宫”之称。“承志堂”以前、后两堂为中轴,以前堂为核心。前堂亦名正堂、前厅。是整个家庭的“政治文化中心”。堂内正中梁下高悬居名横匾,“承志堂”。匾下是一张八仙桌、配以两张太师椅。桌椅背靠平案,案上左有瓷瓶、右有古镜、中间一钟,钟的两侧为帽筒。“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堂左右两侧各有两张茶几、三把椅子。“四几”,寓意“四季安详”。“一桌四几八椅”,乃古徽州家居之标配,谓之“一堂家具”。“承志堂”匾下,太师壁两侧柱上有木质楹联,曰: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正中,为一山水画中堂,配有联语:淡泊明志清白传家“承志”者,承父之志也。“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何为其父之志?“孝悌”也,“诗书”也,“淡泊”也,“清白”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乃人生之本。无有孝悌,何言忠信?“不孝父母,敬神无益;不友兄弟,交友无益。”诗书,乃筑业之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淡泊”者,修心也,武侯曰: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白”者,洁行也,诗人王冕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少保于谦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侧柱上亦有楹联,格壁上各有四条幅书画,亦抒情言志之类,旨在塑造家风。总之一句话,“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