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人这样称呼老婆的爸爸,你知道是怎么写
2024/12/18 来源:不详众所周知,妻子的父亲我们称之为“岳父”“外父”“老丈人”,文雅一点叫“泰山”。而在黟县,这个称呼听起来十分独特,古意十足,甚至词典上都找不到这个词。哪个词呢?我后面慢慢再说。
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尔雅?释亲》记载:妻之父为外舅。看清楚了,古代妻子的父亲叫外舅。也有叫“妇翁”的。
那么“老丈人”这个叫法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文言里,“丈”和“杖”是通假字,持杖的人一般指老人,所以“丈人”古时泛指老年男性,“丈母”则指老年妇人。“老丈人”并非指自己妻子的父亲。
直到汉朝之后,“老丈人”和“丈母娘”才被约定俗成的,作为自己妻子父母亲的称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当年汉朝和匈奴和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汉朝的公主或赐予公主身份的宫女嫁给匈奴单于,两家通婚结亲,用女人换取和平。历史上先后有11名汉朝公主(宫女)远嫁匈奴,包括著名的王昭君。
天汉元年(公元前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东汉班固《苏武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单于刚登基,怕汉朝袭击他,就奉承说“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由于汉朝的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那么理论上汉朝皇帝当然就是匈奴单于妻子的父亲,且鞮侯单于说的这个“丈人”就是指妻子的父亲。从此,“丈人”就成了女婿对妻子父亲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有时候为了表示尊敬会加上个“老”字“老丈人”。
不过,这一般只是对别人提及时用这个词,当着丈人的面直接称呼老丈人是不礼貌的。
那么岳父这个词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唐朝。这个称呼和唐玄宗泰山封禅有关。要说岳父,就得先提“泰山”。
古代祭天封禅仪式是一个极为庄重的大事,唐玄宗极为重视,命宰相张说为封禅吏,负责封禅的事宜。按照封禅旧例,凡是跟随皇帝封禅的官员,三公以下的官吏一律官升一级。张说徇私,想让自己的女婿郑镒出人头地,于是将女婿也编入前往泰山封禅的队伍中,九品官的郑镒本来连参加封禅的资格都没有,但张说确实对女婿很好,不但破例让他参加封禅,还直接让女婿官升四级,从九品官一下子成了五品官。
后来唐玄宗在举行宴会时,发现郑镒官职升高了好几级,觉得有些奇怪,就问张说是怎么回事。张说怎么好意思解释呢?场面一下子就尴尬起来。这时候,唐玄宗身边的宫廷乐师黄旛绰风趣地说:“此泰山之力也。”
此话一语双关,意思是:郑镒之所以升官如此之快,全因泰山封禅大典事情所起,这是泰山的功劳;另一方面是暗讽宰相张说搞裙带关系,提拔自己的女婿。
从此以后,“泰山”就成了女婿对妻子父亲的别称。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也叫岳父。
好了,现在“丈人”“泰山”“岳父”这几个称呼都理清楚了,那么再来说说黟县人管妻子的父亲叫什么呢?叫“丈仪”。
其实还是和丈人有关,但是黟县话自有黟县话的特点。以前黟县人管父亲叫“官仪”(这个称呼现在已不多见,几近消失),大概是指父亲在家中的威严地位犹若官员之威风仪表的意思。妻子父亲和自己的父亲一个级别,一个叫“官仪”,另一个当然就是“丈仪”了。为了表示尊敬,“丈仪”后面还加个“佬”字,“丈仪佬”,而不是“老仗仪”。口语一点,叫“老丈”。
写了这么多,把“丈仪”这个称呼解释清楚了,大家对独特的黟县方言是不是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