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黟县宏村
2022/7/9 来源:不详步踏石桥近古村,南湖风定水微纹。
举头汉瓦徽式铺,俯看洗芹捣衣人。
——题记
在春日午后的斜阳下,我再次站在古徽州宏村的大银杏树下。十几年间,我先后来过三次。
宏村古称弘村。传说,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有钱有权的结果就是大兴土木,宏村就这样繁荣了起来。
宏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似乎与李安那部闻名全球的电影《卧虎藏龙》有关。每每想起李慕白和俞秀莲那似是而非、欲说还休、说不清是爱情、友情或亲情的那段情,我就觉得宏村比之徽州的其他古村落多了一份迷离的浪漫之情。
游宏村,一定要慢慢看,差不多要一天才能逛完所有景点。看似大同小异的徽派建筑,其实体会是不一样的。可因为路上堵车,观赏的时间被限定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导游带着学生沿着村子的主干道前行,走走停停看看,时不时地催赶着学生到下一个讲解点。我则偷空往枝干的小巷子里钻,只有避开了高音喇叭,远离了喧闹的人潮,你才会注意到天色里有一些白里透青的光线,才会感受到满目触及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建筑间,流动着一种厚重的文化韵味和无声的历史沧桑。
我指着小巷里一面白里透着灰色的墙壁对同行的几个学生说,那好像一幅水墨画。学生点头微笑,其实他们没有完全听懂。所谓水墨丹青,并不只是黑白的,此处的“墨”是颜色的意思。经由南方雨水的冲刷的原因,原本雪白的墙壁被上面黑色瓦片和雨水交融长期的侵蚀,变得灰色夹杂着白色,又不时带有一丝黑色,不正是一幅水墨画吗?
穿梭于一个个古意盎然的老宅里,那特殊的商字门洞、八仙桌椅、座钟古董、楹联字画,凝固的是中国儒家道家的精髓神韵。仔细瞧,那楹联上写着“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还有“世事让三分天高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些楹联都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我想都是宏村人遵照的人生座右铭。
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忙着品尝各种小吃,兴致盎然。我很想带他们去村子的北面看看,不同于前村的商铺林立,那里巷子虽窄,但经常遇到村民在小水沟洗菜洗衣服,一派生活气息。我还想带他们去后山看看,那里的雷岗山是全村的至高点,观全景的绝佳地点,周围翠竹环绕、怪石嶙峋。
然而此刻我只能在村口前的古树下站立一会,看着夕照下的飞檐斗拱和如织的游人,未及感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不得不收拾起还未完全摊开的诗意,趁天色仍明,奔赴下一站。
有人说,去过的地方不必再去。但是或许你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那个地方而已。于我而言,古徽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它才会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前往。
(特别感谢王璐老师供图)
望空挥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