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创业之路徽商的那些事

2024/9/15 来源:不详

徽商顾名思义,徽州商人,黄山市原名徽州。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大戏剧家汤显祖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而徽商又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面兴旺发达的呢?创业自然离不开资源,创业的定义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徽州地处吴头楚尾,山高林密,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资源丰富,创业的成本就很低,可以就地取材,加上徽商吃苦耐劳的精神,将生意做到了全国甚至国外,在当时,刚刚新婚便外出经商的大有所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回家。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这首新安竹枝词就是徽人经商的真实写照,出门时孩儿还在襁褓中,回来时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脑中的父亲往往只是个概念而已,如今父亲回来了,他们自然不认识。徽商很爱读书,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在路途中也是时时忘不了读书。爱读书给徽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这样,较高的文化素质更加利于他们与官僚士大夫的交往。同时也给徽商的商业经营带来了许多便利;二是由于读书,使得徽商善于从历史上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智慧,促进自身商业的发展;三是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即他们能够以所谓的“儒道经商”,从而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徽骆驼”和“绩溪牛”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在徽商的乡族观念中包含着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和带有强制性的宗族族规,这些使徽商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烈的患难与共意识。这种意识客观上成为徽商之间信息传递的动力泉源。一首绩溪民谣这样唱道: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跑来拐去到上海,托亲求友寻码头。同乡肯顾爱,答应给收留。有位徽商叫许孟洁,这个人亲族观念极强,他在外生意做得非常红火,于是亲戚朋友纷纷去投靠他。凡来投靠者,他都加以提携,于是他的亲戚朋友也就个个致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徽商宗族之间是何等的休戚与共!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相互提携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在商场竞争中造成了一个集体优势。明清徽商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徽商品牌,至今流传生生不息。以下为部分徽商品牌代表作:张小泉剪刀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胡开文墨业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因师从徽州休宁汪启茂,因而是休宁派墨匠后起之秀。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除休宁胡开文墨庄、屯溪首起胡开文老店外,先后在歙县、扬州、杭州、上海、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乎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延用他为老字号。曹素功墨业曹素功(—年),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原名圣臣,号素功,徽州歙县岩寺人。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最初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并开店营业,以后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名声亦渐远扬,其墨业更加兴旺。后移店至苏州、上海等地,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胡庆余堂胡庆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年),由徽州绩溪人胡雪岩创办的国药店。胡庆余堂药店,以宋代皇家的药典为本,选用历朝历代的验方,以研制成药著称于世,一直到今天仍为中外人士所喜用,它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胡玉美一代酱王胡兆祥出生于清朝嘉庆乙丑年(年),安庆城集贤门外一个制作酱货的小作坊家庭。他的祖籍在徽州休宁县万安镇。清道光十年,公元年,开始在本地走街串巷,肩挑贩卖酱货,继而开设“四美”酱园、“玉成”酱园,后在安庆商业中心四牌楼创办“胡玉美”酱园(“玉美”是店号,既以之志前人创业之艰辛,又寓之以“玉成其美”之意),至今已有年,是一个负有盛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王致和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年)安徽太平县仙源人王致和以举人身份进京赶考,屡试不中,为谋生路,在京城做起豆腐生意。一次,豆腐没卖完,时至盛夏,便切成小块,配上花椒等佐料腌上。到秋后打开缸盖,豆腐变成豆青色,臭气扑鼻,一尝却别有风味,送邻居尝后无不称奇,一时名扬京城。后传入宫中,倍受慈禧赞赏,御赐名“青方”,成为清宫御膳。王致和臭豆腐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谢裕大茶行谢裕大茶行,曾经的徽州六大茶庄之首,创于年。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中,它记载了一代徽商的传奇历程,更见证了黄山毛峰的名动全国。谢正安,谢裕大茶行的创始人。当年,为了进军大上海,他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经过精心的制作,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又因产自黄山,故命名为“黄山毛峰”。因数量极少,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谢裕大茶行,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成为各界名流竞相追逐的珍品,上海漕溪路,就是因谢裕大茶行的原址在此而命名的。之后谢裕大茶行迅速走向全国,“黄山毛峰”也开始成为极品好茶的代表之一。故此,谢裕大茶行被世人称为“黄山毛峰第一家”。张一元茶庄张一元是张一元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徽州歙县定潭村人。年青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年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也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是第一的意思。年在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取名“张一元”,比“张玉元”更好记、更有寓意。“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企业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争第一。年在前门大栅栏街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同庆楼同庆楼菜馆是芜湖餐饮业的历史名店。年创建,年,国内贸易部认证“同庆楼”菜馆为“中华老字号”,全国餐饮行业仅有58家。年左右,当时正值芜湖米市兴旺,商业发达,饮食行业的酒楼、菜馆纷纷建成开业,为在林立的酒楼之中力压群芳,10家商业大户联合集资,开办了一所徽州班菜馆,公推民国初年闻名江南的“醉春酒家”打面师傅徽州绩溪人程裕有出任经理。店址在中二街(今柳春园小学校址),最初取名“同鑫楼”。因程裕有师傅在武汉开设同庆楼菜馆,便前往请教,并商定借名“同庆楼”来芜湖,称为“徽州同庆楼”菜馆。等等著名的徽商品牌,世代传承,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仍然是一张响亮的名片,离不开徽商精准的眼光和进取奉献的创业精神。而当下创业者来说,新的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传承古人这种创业的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经商之道,为人之道和爱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化,商业的宗旨不会变化,为人们创造更多价值,获取丰厚的回报。在赚钱的同时又造福子孙,就是商业的价值所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